设置

关灯

第九百一十一章 秀才、童生、夫子 (2 / 4)

还不赶快来体验!!!

        “有劳李夫子了!”一众百家之人向李铎拱手表示感谢。

        李夫子回礼道“诸位言重了,为天下百姓开启心智,传授圣人之道乃是一个夫子毕生的心愿,此乃李某应该做的。”

        顿时一众百家肃然起敬,墨顿顿时理解李夫子之所以愿意和儒家合并的原因了,若是想要让天下百姓开启民智,单凭墨家根本就是独木难支,更绕不开掌控天下私塾的儒家。

        李夫子环视一周道“大唐的学子足足有上百万之多,然而每年进入这种方式官学的不过十万之众,能够考上秀才不过万余,中举的更是寥寥无几,更多的则是苦读多年的童声,很多学生苦读圣贤之书一直到了胡须花白,却依旧止步于童生秀才,耗费青春不说,还空耗钱财,被人讥讽为穷秀才、酸儒。”

        李夫子所说的乃是儒家的辛酸事,儒家虽然地位独尊,然而每年能够当官的又有几人,更多的读书之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更被世人嘲讽。

        程咬金心中一虚,不自然的低下了头。

        “老夫认为如今一旦小学普及天下,夫子定然会增多,单凭夫子学院短时间内定然培养不出如此多的夫子,但凡考上秀才、童生者皆可应聘夫子,一来解决夫子不足的难题,二来则可以让天下的学子多一条谋生之路。”李夫子朗声道。小学的学识极为简单,哪怕是童生也可以轻松传授,而且这个时代的童生含金量那可是相当之高,自然不会出现误人子弟之事。

        孔颖达不由点了点头,这就是儒家对于小学志在必得的原因,一旦实施,直接笼络天下的读书之人,这将会是何等的恩德。

        “若是这些童生、秀才,还想继续赶考,影响教学又该如何是好?”颜师古皱眉道。

        李夫子对此早有准备,道“的确有这个可能,不知祭酒大人可否上奏礼部,将县试和州试的时间定在田假如何?如此一来,既不耽误学子进学,又不会影响这些夫子赶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