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零九章 为难之事 (2 / 5)

还不赶快来体验!!!

        饭后,王承胤离开,常宇交代吴孟明去军营中处理欠饷一事,然后称自己去随处逛逛。

        吴孟明知道常宇自然不是玩心大发要去逛宣府镇,一定是去干什么秘密勾当,毕竟他是知道常宇怀揣崇祯密旨的人。

        在常宇从京城出发的前天,崇祯赐他战甲的同时给了密旨,其实就是一张纸,纸上写着几个人名,后边注了四个字:见机行事!

        这几个人名常宇都熟悉,因为就是他告诉朱慈烺的,看到这些人名的时候,他便知道朱慈烺已经把大部分甚至全部‘梦境’告诉崇祯了,而崇祯对名单上的人已动了杀心,但却寻不出由头下手,为此给了常宇密旨,因为他相信这个头脑机灵的小太监能领会他的心意。

        毫无意外,王承胤便在密旨名单上,除他之外还有宣大总督王继馍,兵道备于重华,这俩一个临阵逃跑,一个出城迎降,投降已为可耻,迎降简直下作,最后一个则是大同总兵姜瓖因为献大同府而上了名单。

        其实如何处理这些降将对崇祯来说是十分为难的,当然以他内心早就恨得牙痒痒,恨不得立刻杀之而后快,奈何毕竟事实尚未发生,无凭无据的如何动手,假若没有由头直接杀了,乱了军心不说,手头也无人可用,更重要的是他能被那些文官集团攻击至死!

        另外其实他内心还有一丝侥幸,事情能出现转机,历史能改变轨迹,也许贼军攻不破太原城呢,也许这些人不会献城而降呢。

        但这一丝侥幸还不足以让他咽下这口气,还要防患于未然,只是一时也没有好的办法,只得给了常宇这道密旨,交由他便宜行事,这其实也是一种甩锅,若常宇干的漂亮还好,若处理不当造成严重后果,那锅自然也是常宇抗。

        这种甩锅给臣子的行为在才朝堂上早已习以为常,群臣也早有防备,为何后期那么多群臣每天打酱油不干正事,如让陈演召吴三桂入关,这货一直拖着,如南迁之事一直搁置,如兵临城下之际崇祯哀求魏德藻:“你说啥我都听,你只要说就行”但这货就是闭口不语,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怕担责,不肯接崇祯的黑锅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