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4章 讲禅发狂 (2 / 6)

还不赶快来体验!!!

        “教主说道,‘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个故事就是有名的‘拈花一笑’,由心传法自此而开。一切如花,花如一切,所以,教主拈花而迦叶微笑,这一笑,便是整个世界。”

        净空老和尚一解释完,当即下面有僧人赞叹道,“师傅,您老人家不愧是一代大师啊。听大师一言如同当头棒喝,真是不虚此行啊。阿弥陀佛~”

        又有人问道,“还要请教大师,何谓佛祖西来意?”

        佛教是由天竺传入的,那么佛祖自西而来传法,祂的用意是什么?自唐以后,西路断绝,无人得知佛教已在天竺本土衰落,反而是在此番大地上重新焕发生机。佛教的发源地天竺有严格的种姓思想,主张“一阐提不能成佛”,也就是无种姓和低种姓的人不能成佛。而华夏却提倡人人成佛,不可不谓之改变,既然佛法本来的意思已经变化了,那这还是佛祖传法的本意吗?不是本意,那修行佛法如何明白自己就能成正果?佛祖西来意就是问得这个意思。

        “佛之为体,法之为用,体为恒一,法化万千...”净空老和尚对各类佛家经典极是熟悉,张口就来,单以讲经水平来看,当得上一位高僧。白云老禅师在下面闭目低眉不言,十方却是听得有趣,平日在飞云寺,众位师兄师弟,师伯师叔都是沉默寡言,自己问个修行问题,往往回答都是简简单单的三言两语。自己听的一头雾水,哪里有净空老和尚这样讲得透彻,当自在下面喜不胜喜。

        有信徒问道,“老禅师,请问是不是要等到身上的袈裟穿破了,手上的念珠磨破了,这样才能悟禅啊?”

        净空老禅师答道,“参禅无须深山,心静自然清凉。参禅悟道,还要看各位的慧根而定啊。”

        众人在下面听的纷纷点头,老禅师说的有理啊。

        净空年纪大了,讲了一个时辰也觉得累了,就宣布讲经会结束,台下众人准备散去。

        此刻,远处跑来一个孩童,五岁大,三尺高的模样,手里拿着一只刚从鱼池里摘下来的水莲花,花色白玉,花瓣尖上有些微红,上面还有不少池水,在阳光下闪着莹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