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289 无聊赌局 (2 / 5)

还不赶快来体验!!!

        微妙的气氛立刻就被打破,所有视线重新集中在了蓝礼身上,欢笑声此起彼伏,休息室里好不热闹。

        “你真的不担心因为自己的缺席而彻底丢掉今年的机会吗?”提问的是麦斯,这似乎有些意外,众人都纷纷朝着他望了过去——原本以为他的心态更加平稳,不会在意好莱坞的这些奖项。他轻轻耸了耸肩,“我也以为自己不在乎,但前几年我曾经赢得了机会,最终错过的时候,内心深处还是有些低落,我的意思是,尽管奖项充满了各种因素干扰,但终究是来自同行、来自业内的认可,这还是非常难得的,不是吗?”

        众人隐隐流露出了认同的眼神。

        麦斯所说的应该是2012年的“狩猎”,这部丹麦作品为他赢得了戛纳影帝,年末颁奖季之中也声名鹊起,先后在欧洲电影节、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等重镇斩获最佳男主角提名,麦斯扎实而细腻的表演收获了无数赞誉,非常有希望杀入奥斯卡提名;但后来,因为学院公关力量不足,麦斯遗憾地与提名擦肩而过,而电影则先后入围了金球奖与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提名。

        凭借外语作品的表演入围奥斯卡,确实无比困难。

        对于麦斯来说,这原本可以成为职业生涯转折点——他可以赢得更多曝光率,让自己的认知度更上一层楼,进而赢得更多表演机会,甚至是在好莱坞选择自己感兴趣角色的机会,但他终究还是错过了。

        即使是蓝礼也不例外,当年一座艾美奖奖杯,成为了他整个事业不容忽视的重要转折点。

        如同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平衡一般,当奖项因为颁奖季而染上了商业色彩之后,电影工业与奖项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再纯粹,那么,演员的选择也就变得更加复杂起来,尤其是麦斯、门德尔森和菲丽希缇这样“商业属性”偏弱的演员们,他们又应该如何处理自己与颁奖季作品的关系呢?

        这是一个新课题。显然,现在蓝礼就是整个行业内部最为权威的木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