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沈家 …… (1 / 4)

还不赶快来体验!!!

        堪堪十数日已过,黛玉的身子已然大好。扬州三月最是宜人,春日和暖,百花盛放,秋千架上凝结着细细的香气,蜂舞蝶绕,雪雁领着几个小丫头正踢毽子玩,笑语欢声,甚是热闹。

        黛玉捧了一本文选,坐在廊下细细的读了起来。她还是有些不太适应古代的线装竖版书,读起来实在有些吃力。她现在需要的是快速进入角色,在现代的时候她也曾选修过中国古代文学,学过一些诗词格律,但跟原主比起来实在差的太远,故此也只好在这里临时抱佛脚。好在林如海近来并没有考校她学问的意思,不然的话她准要露馅。

        说起林如海来,黛玉这些天读了不少国朝典志,终于搞清楚了他这一世的父亲大人是个什么官儿。

        俗话说,天下之赋,盐利居半,盐业之首,两淮为先。林如海这个两淮巡盐御史的权柄着实大的令人咋舌。

        巡盐御史上体天意,下应民心,监察百官,风闻奏事,非天子心腹不能任职。地方上大到节度使小到县令县丞,从政务民事到军务刑狱,巡盐御史皆可监察,并且可以风闻奏事,即便说错,天子也不会追究。换句话说,巡盐御史就是天子在地方上的眼睛耳朵,地方官员上到节度使下到知州县令,都只有趋奉巡盐御史的份儿。

        因着巡盐御史权柄太大,□□为着制衡之道,便将巡盐御史的官品定在五品左右,[注1]以免巡盐御史仗着权势品级过分插手地方事务,反使地方官吏束手束脚,以至政令不通。

        但林如海又不同于寻常御史,他本是探花出身,原就是天子身边的经筵讲官,是真正的天子近臣,他以兰台寺大夫之尊兼任巡盐,品级自然也比寻常御史要高出一些。

        按照国朝官志记载,兰台寺执掌藏书,负责典校秘书,从事撰述,纠察风纪,掌印制诰,为天下文墨精华之所在。

        自□□定鼎中原,便有法制颁下:非进士出身不得入兰台,非兰台学士不得任宰辅。就连太宗头号心腹佐臣一代怪杰姚之孝也是先赐进士出身,准入兰台学习,接连几次连升三级才最终入阁拜相。

        可以说入了兰台便是一只脚踏进了中书省。至于剩下的那一只,自然是要到地方上历练几年。毕竟前朝便是亡在了清谈误国这四个字上。国朝自然要吸取教训,在选用人才上既是要才华横溢文墨精通又要能实心用事公忠体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