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59 宣文教何劳三请 (1 / 3)

还不赶快来体验!!!

        李宣求见不是为了别事,亦是州府那边来了一道文书。

        李宣现为典学从事,掌着州中的文教事宜,他就职以后,曾给荀贞上言,请求设立州学,之后,又建议荀贞把郑玄从泰山郡给请到州里来。

        郑玄是当世大儒,如果他能来州学里边教书,那对徐州的文教事业将会是一个极大的帮助,甚而郯县会因此而极有可能成为北方的一个文化中心。在李宣之前,张昭、张纮、荀彧等人对荀贞也有提出过类似的建言,荀贞在把郑玄的弟子孙乾召辟到府中后,亦曾再次派人专程去延请过郑玄,但被郑玄婉拒了,这也不足为奇,郑玄名动海内,门下弟子常常千余,许多士子不辞千里之远地拜到他的门下,这样一个有身价的人,自不是一请就能请到的,所以,在得到李宣的建议后,荀贞遂便又遣人去泰山,诚挚地邀请郑玄入徐。

        因李宣掌着文教,所以这件事就由李宣全权负责。

        派去泰山的人於数日前返回了州府,然后,又赶来合乡,当面向李宣禀报了邀请郑玄的结果。

        李宣对荀贞说道:“使者言:郑公以年高为由,不欲南下。”

        郑玄是顺帝永建二年生人,今年六十五,虽说人生自古七十稀,然而六十五这个年龄,说低固然不低,但要说“年高”似乎也有点算不上。

        李宣接下来的话也证明了郑玄此言只是托辞。

        他接着又说道:“郑公门下有与师友华君、儒林孙君等交好者,私言於使者,说:孔北海在高密修葺郑公故居,数遣吏赴泰山邀郑公还乡,意态殷诚,唯北海黄巾暴虐,门下诸生多以为孔北海难定之,郑公因是踌躇不决,虽暂尚无意北返,然或因此故,亦不肯南下来我州也。”

        “师友华君”是师友从事华歆,“儒林孙君”是儒林从事孙乾,华歆、孙乾两人都是青州士人,与郑玄同州,孙乾并且是郑玄的弟子,所以郑玄门下的不少青州人都和他两人稍有交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