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1章 将军,良辅拜服! (2 / 5)

还不赶快来体验!!!

        弘治中期之前,纳银四十两便可获得‘冠带’,摇身一变成为所谓【义官】。

        义官在明代官员体系中也称【散官】,算是一种没有指派职务的虚衔。

        获得义官身份后,若想谋得实职,却是需要通过‘纳马纳粟’的制度,先买到一个国子监生身份,然后抱着大房老婆搂着九房姬妾,热着炕头,等待朝堂出现实缺的时获取任命。

        此外,不少自负才华横溢,不愿继续花钱买官的国子监生,则会选择借助这个身份参加科举,从而一跃龙门。

        按说捐官已经被几代帝王摆在明面上,属于定例,叶良辅本不该惊慌失措。

        然,弘治末年这段时期却和正统、景泰年间的情况有所不同。

        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为了给儿子朱厚照留下一个清正廉明的稳固江山,弘治痛下决心,开始整顿朝纲、狠查贪腐、肃清吏治。

        于是,从弘治十六年开始,连续三年,卖官鬻爵大大收敛,甚至有过连续七个月没有出现纳马纳粟获得实缺的情况。

        叶良辅是聪明人,早已看出皇上不待见纳捐得到官职的下属,甚至曾一度找茬口处理了大批【义官】,非但剥夺其冠带、身份,更是说过‘永不录用、禁止科考’这种狠话。

        叶良辅明白,弘治帝对捐纳态度之所以发生重大变化,一是为了肃清吏治,二来,则是因为国家有了钱,不像土木堡大败之后那些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朝廷穷得叮当响,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填充国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