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三十六章 杨嗣昌的挣扎 (1 / 6)

还不赶快来体验!!!

        率领大军追击张献忠进入河南汝州之后,杨嗣昌麾下的军士已经非常疲惫,更加关键的是,河南已经被流寇搅得天翻地覆,很多地方官府根本拿不出来足够的粮食,杨嗣昌只能睁一眼闭一眼,任由麾下军士沿途劫掠百姓,以获取足够的粮草。

        辽东边军的军纪本来就不好,这一路上他们放肆的劫掠百姓,毫不收敛,闹得天怒人怨,要不是杨嗣昌有着内阁大臣的身份,地方官府早就联名向皇上和朝廷弹劾大军了。

        杨嗣昌知道,麾下大军的踪迹流寇一清二楚,沿途他已经感受到了农户对于流寇的支持,对于官军的痛恨和反感,这让杨嗣昌异常的感慨,他终于有些明白了,完全靠军事上面的镇压,不可能彻底剿灭流寇,如果朝廷不作出一些改变,地方官府不知道体恤百姓,造反的流寇还会一波又一波的出现。

        张献忠领着麾下的流寇刚刚进入到汝州,没有停歇,马上折返进入汝宁。

        杨嗣昌面临尴尬的局面。

        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正在围攻洛阳府城,罗汝才及其麾下的流寇,正在进攻南宁府城,张献忠及其麾下的流寇,则逃窜进入了汝宁府,这三路力量最为强大的流寇,都集中到河南行省,若是不能够及时的剿灭其中一路流寇,恐怕河南要彻底乱套。

        其他各路流寇也会借势壮大力量,将整个的中原搅得天翻地覆。

        究竟该去追击哪一路的流寇,或者说该要去进攻哪一路的流寇。

        杨嗣昌首先想到的是驰援洛阳府城,进攻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汝州州城距离洛阳府城不过两百多里地,大军昼夜兼程行军,最多三五天的时间就能够抵达洛阳府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