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零七章 内心想法 (1 / 5)

还不赶快来体验!!!

        李信归顺了李自成,提出了“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同时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瞬间得到了百姓的支持,不仅有大量的农民投身义军之中,更是有百姓明确表示了对闯王李自成的支持。

        李自成造反了十余年,屡屡遭遇到失败,好多次死里逃生,每一次力量壮大起来,就会遭遇到朝廷大军的进攻,尔后又重复以前的老路,时间长了,就连李自成都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反正只要能够和朝廷大军对着干,就算是不错了。

        得到李信的支持之后,义军队伍不断的壮大,影响力日益扩大,每到一地,都能够得到当地百姓的大力支持,义军离开之后,百姓还念念不忘。

        这样的变化,李自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前他对读书人没有太好的印象,总觉得读书人就是卖命给朝廷的,一旦入朝为官,就会欺压百姓,就会贪墨钱财,而且读书人大多是清高的,压根看不起寻常百姓,但李信让他改变了对读书人的印象。

        义军必须得到读书人的真心支持,必须有真正的信仰,这样才能够发展壮大起来,才能够改变以前屡次遭遇朝廷大军围剿、屡次处于被剿灭的境地。

        义军队伍壮大、影响力逐渐提升之后,李自成某一次和李信交谈,认为李信就如同岩石一般顽强,引发了李信的共鸣,李信索性改名为李岩。

        义军来到了宝丰县,轻而易举的攻陷了宝丰县城。

        进入县城的义军军士,秋毫无犯,他们的目标是县衙,仅仅是占领了县衙的府库,而且李自成还专门派遣军士在县城巡逻,若是有军士在城中胡作非为,劫掠百姓,被发现之后,必定遭遇严惩。

        进入县城的义军,在很短时间之内就得到了百姓的支持。

        这一切,无疑是李岩的功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