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李忠信的观点 (2 / 3)

还不赶快来体验!!!

        到了这个阶段,他们的研究就停止了,说是研究,甚至都没有人立项,也没有人去做。

        这样的一种企业,就是李忠信铁了心也要进行剥离的一种企业。

        如果说做这个方面的人有上进心,有研究的那种精神,李忠信也不会如此,可是,他们这些人的做法实在是让李忠信受不了。

        忠信公司请你们这些人到忠信公司这边来,是让你们搞研究,搞创新的,是让你们能够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地对产品进行升级改造的,而不是你们这些人到这边搞起来一个项目以后当大爷的。

        当时是第一机械部李成峰部长的秘书出面介绍来的人,他们都符合那种国营企业的领导做派,觉得他们搞出来了一种能够卖出去的产品就可以坐吃山空了,这样的企业和这样的人,李忠信情愿不要。

        这个和李忠信最初的设想实在是相差太远,当时李成峰的那个秘书和李忠信聊得挺好,原本是李成峰的秘书不得志,想要到这边挑头做这个事情的,没想到的是,李忠信这边给他弄出来了一个这样的工厂以后,这货被提拔了,给李忠信找了一些他认为比较靠谱的人。

        这些人要说没有真才实学,算是冤枉了他们,可是,有真才实学,不用也是没有任何的用处,就好比你捧着一座金山,却从来不从上面花钱是一个道理。

        九十年代的时候,中国的一部分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是怎么倒下去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这样的一小撮人,他们认为他们的看法是正确的,拿一种看似先进的东西作为企业的核心,然后开始吃老本,他们觉得,哪怕是他们什么也不做,企业依靠着本身的价值,也能够挺上十几二十年,实在不行了,背后还有国家跟着呢!

        就是这样的想法,害死了当时很大一批企业。这些把企业搞垮掉的领导干部,大部分都进行了贪腐,到了差不多的时候,拍拍屁股走人,到另外的地方去当更大的领导了,只是坑害了当时那些淳朴的工人,坑害了国家的利益。

        这些领导干部的心中都有着这样的一种共同思维,我不创新,我不干,谁也说不出来我什么问题,因为我们的企业有核心的东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