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一章 土地制度乃根本 (2 / 4)

还不赶快来体验!!!

        为此而造反,相反,他们不堪于朝廷新政的压榨而造反了。王小波、李顺是川蜀的茶商,宋江是梁山泊的庄园主,方腊是漆园的雇工,他们都不是耕地的农民,他们都是被朝廷为增赋而实施的掠夺他们财富的财经政策逼反的。”

        “王荆公变法,因为受到旧党的.百般阻扰,尚没有走到官逼民反的严重地步。蔡京主政,把对手全部赶出了朝廷,为所欲为,结果官逼民反。我们变革,也是一言堂,同样没有对手,总帅利用强悍的武力,可以强行推行各项变革政策,但危险性更大,稍有错误,必定引发一连串的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总帅和朝中大臣在变革的时候充分总结了文荆.公和蔡京变法失败的教训,尤其在财经制度上,更是小心翼翼,唯恐激起民愤,但到目前为止,朝廷的财经制度改革都是拨乱反正,都是废止蔡京新政的蜕变部分,基本上还在沿袭文荆公变法的思路,不敢有分毫的篡越。”

        “文荆公变法是在大宋原有制度上的修改和完善,.虽然有助于朝廷改善财政危机,但效果不明显,需要一段漫长的时

        间。当年文荆公试图立竿见影,步子迈得太大,失败了;蔡京主政后,步伐不是迈得太大,而是打马飞奔,结果一败涂地。”

        “两人失败的原因,归究起来都是一个,财经制度.改革的失败。本朝赋税两大块,田赋,就是土地税,在乡村收取。其次就是商税,主要在城市收取。其它诸如身丁税、官田税都有限,要想增加赋税收入,必须在田赋和商税上想办法。”

        “本朝土地税是.两税法,就是秋夏各征一次田赋。本朝土地数量基本固定,在土地大量兼并的情况下,田赋没有增长的可能性,只有想方设法堵塞瞒报漏报,确保田赋不减。”

        “田赋没有办法增收,只要在商税上想办法,于是就有了蔡京的榷茶制度,新的盐钞法,变‘交子’为‘钱引’等等一系列掠夺制度,但这远远解决不了问题,蔡京一咬牙,巧立名目增收赋税,搜刮民田,增加免役钱,胡搞一气,结果官逼民反,新政失败,蔡京也身败名裂。”

        “文荆公和蔡京的变法,单纯从财经

        制度上来看,都是理财。大宋财富就那么多,你不设法创造出更多的财富,那所谓的理财就是重新分配财富,而不是去创造财富。只有一块大饼,三个人分,你分得多了,其它两个自然分得少,矛盾自然就大了,所以这办法行不通。退一步说,即使文荆公变法成功了,也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财政危机,迟早都要引爆新的危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