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十七章 人流 (2 / 9)

还不赶快来体验!!!

        蔗糖是从古印度传到中国的,后来印度炼糖术有所提高,开始用甘蔗汁用火熬炼,加入牛乳与石灰搅伴,经过除杂工序,成为淡黄色的砂糖。唐太宗刻意派使者到印度获取这项技术,因此唐朝也有普及。

        但王画制造的砂糖却比这个糖又要好上数倍。将糖汁盛入缸中熬成黄黑色的糖浆,到入另一缸中凝成黑沙糖。再备一缸,上面放一瓦质漏斗,用稻草堵塞漏口,将黑砂糖到入瓦质漏斗,等到黑沙结定,用黄泥水淋下去,黑渣从漏斗流入下面的缸中,漏斗中留下白霜,上面一层非常洁白,这就是白砂糖。这种黄泥水淋脱色法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发明。可惜始作俑者因为工匠,不能在史载上留下名声。也因此,明朝开始大量出口白糖。

        当然,还不能与后世的工业白糖相比,浪费也比较严重,但比现在唐朝的印度炼糖法不知先进到什么地方了。

        除了白砂糖,还有将白糖煎熔,和入鸡蛋清清除杂质,待火候合适,投入新青竹斩成的蔑片上,一夜就凝成的冰糖。也是真正的冰糖,而不是三凤四凤小时候含的那个糖块。

        王画制造罐头的想法,在他想到岭南时,就在脑海中浮现。香蕉好一点,皮厚能长途运输,只是到了长安洛阳,大多数香蕉拿出来,皮都黑了,看相不好。挂橙也耐运输。可是菠萝与荔枝呢?唐玄宗为了杨贵妃吃鲜荔枝,用了八百里加急的快马,运回长安。想一想。为了带那么几十斤荔枝动用了多少驿马与驿使?

        鲜荔枝对于北方人来说。那是一个传说中的东西。要么乖乖地吃荔枝干吧,当作了大补的东西,宝贝着。

        虽然罐头还不是原汁原味,但比荔技干说看相有看相,说味道也有味道,一旦运到北方,会引起多大的轰动?

        罐头出现的历史如果不是王画,还要到一千多年后,主要就是一个。保存。

        蒸汽杀掉微生物的方法,王画弄不起来,但最初的罐头却很好弄。将食物处理好,装入广口瓶中,全部置入沸水锅中,加热半到一小时,趁热将软木塞塞紧,用线加固或者用蜡封死。这个方法,不能使罐头放上十年八年,但一年之内没有问题,有了这个时间,足以让它行销唐朝各地。

        但玻璃瓶王画是舍不得用的小也用不起。不过这个问题很好替代,用陶制的罐子代替,如果再高档一点,用瓷罐盛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