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32章 王师又来了(求月票) (2 / 3)

还不赶快来体验!!!

        这可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啊!统治济北府的清兵虽然不是正经的八旗老满洲,但实力看着还行,披着绿色棉甲,顶着绿色头盔的战兵看着都挺威风的,马队也多,来去如风,扬威耀武,怎么都比大家伙印象中的大明叫花兵厉害。

        可是谁也没想到骑着骡子的王师一来,靠着打黑枪就把大清绿子天兵给打跑了,正经两军对圆的厮杀都没打一回,绿子天兵在整个山东就剩下聊城、安平、德州仨据点了。

        这事儿在懂行的人看来很正常,大清天兵两大优势,一是能打肉搏;二是骑兵强悍,能够控制战场。现在明军玩熟了莫里斯方阵,肉搏什么的没大用了。所以骑兵就是他们唯一的优势了,现在又总被明军的“骡子兵”打黑枪,打埋伏,打夜袭......不缩回去守城还有什么招儿?

        大清绿子天兵一走,大明的铁子黑枪兵就牛逼了,开始在济北、东昌、西兖州这些地方四处巡视,宣示大明威权,顺便还抓几个不肯剪了辫子装秃子的漏网清兵砍了脑袋示众,还有就是到处张贴写着《迎大明》歌词儿的安民告示——通常就是在某个村寨门外插根木杆子,上面挂个辫子头,木杆子边上立个告示牌,上面贴个安民告示。

        在距离渤海湾不算太远的海丰县城外,一群农人刚刚送走了十个背着可怕的“黑枪”的大明王师天兵,现在聚集在一块刚刚立起来的告示牌前,还找来了村子里面最后一个认字儿比较多的村秀才。一看,饿得快不行了,赶紧喂点食儿,好让这个可怜巴巴的老夫子长点气力,然后再叫他去看告示牌......

        老头子姓王,人称王老秀才,其实根本没中过秀才,只是个老童生,也就是通过了县试、府试,但是还没过院士的读书人——秀才其实也不容易考啊!

        不过在明朝那会儿,王老秀才在村里也算是个人物,到底是考过许多次院试的,在济南府士林中也有几个响当当的朋友,所以家里能占大一片盐碱地(属于隐没田产)放租,还开了个私塾招一点蒙童,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可是到了大清朝这里,王老秀才可就惨了,大清没有秀才了......而且计口授田,授完田就得纳粮当差,老秀才不会种田,也当不了差,他的儿子又是个忤逆不孝的,听了同学的蛊惑,在什么《讨胡虏檄》上署了名,怕大清天兵拿他,所以在清兵打到海丰县的时候就溜了。留下老王秀才一个人孤苦伶仃的,靠变卖家当活命,这两年家当已经卖没了,只好去海丰县城讨饭,将就着活命。这段时间兵荒马乱,海丰县城也不让外人进,所以老秀才只好在家里饿着。

        结果没想到救命的王师来了......

        吃了顿饱的,又拿了几大包红薯干(海丰这里有许多盐碱地,适合种红薯,所以明朝那边的蕃薯就传过来了)后,老头子终于开始唱了:“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迎大明,管教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大明,大明来了不纳粮......”

        这一唱,周围的农民就有点糊涂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