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76章 大明没有野心,大明只有仁义 (2 / 4)

还不赶快来体验!!!

        刚开始的时候,他的曾祖父和祖父在万丹经营,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巨商。再到后来,荷兰人在巴达维亚建立殖民地,努力招商,就把韦青木的爷爷韦宝招来了。这个韦宝后来和另外一名华商首领苏鸣岗一起,成为了巴达维亚做最处的两位华人甲必丹。

        而在苏鸣岗去世后,韦宝的儿子,也就是韦青木的父亲韦鼎就成为了巴达维亚的华商首领。

        但是出生在这个两代人都亲荷的华商家庭的韦青木,却因为先后在巴达维亚儒经学堂和南京大学堂求学,从而进入了大明朝廷的外交体系(这样的经历当然是刻意安排好了的),最后成为了大明朝廷在巴达维亚的代理人。

        通过这位韦大领事,大明朝廷和巴达维亚当地的华商就算搭上线了——仅仅是搭上线,因为朱慈烺从来就不会对南洋华侨报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期望,更不会一次性向巴达维亚的华侨提供过多的军事、外交和政治上的支援。

        因为朱慈烺非常清楚这帮背井离乡去爪哇岛谋生的华侨不仅没有多大的力量,而且也没有驾驭强大力量的能力和思想准备。就算给他们足够的燧发枪和大炮,他们也当不了殖民者,也赶不走荷兰人。

        所以朱皇帝对巴达维亚华侨的政策就是提供有限的帮助,同时输出新儒学,培养具有一定战斗精神的新华侨。

        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驻巴达维亚的使团,还是那些有力的大明商行,还是儒经学堂的老师,都无一例外的传达出这样的信息——大明对巴达维亚和爪哇岛没有任何企图而且,荷兰是大明的好朋友!

        可别以为这种温和的路线会让马特索尔科总督感到舒服,恰恰相反,这位荷属东印度的总督情愿中国人采取激烈对抗的路线,因为只有那样他才能大张旗鼓的进行反击。

        可是狡诈的中国皇帝却一边缓慢而坚定的增强自己在整个南洋地区的实力,一边却在努力维持同荷兰的友好并且让荷兰东印度公司能够从和中国的贸易当中获得丰厚的利润。

        哪怕东印度公司的各种小动作不断,甚至公开推动反对天朝帝国的马六甲联盟的成立,朱皇帝都没有一点被激怒的意思当然了,没有被激怒的朱皇帝只是对荷兰人异乎寻常的友好,并没有因此放慢南下的步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