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794章 夜袭(求保底月票!) (2 / 4)

还不赶快来体验!!!

        这些江东军太狂妄了,居然在陌生的地形连夜行军,真当我们溃不成军,无力反击了么?

        公孙桓早上收到公孙度的命令,知道公孙度决战不果,决定放弃沓氏,避孙策锋芒,退守汶县。为了防止孙策追击,公孙度要求他多守东山关三日,为他断后。公孙桓很是惊讶,决战两日,未分胜负而走,这不是公孙度的风格。他想来想去,觉得这可能又是许攸的计划,这些中原人就喜欢玩阴谋诡计。

        公孙桓得知孙策从陆路赶往虎跃塞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孙策的速度太快,他没来得及截击,为此懊悔不已。仔细询问斥候后,得知孙策率领的只是骑兵,没有步卒,他猜想随后还可能有步卒从此经过。原因很简单,孙策骑兵数量太少,不可能单独行动,必然有步卒配合。这两天风大,从海上走速度会很慢,还不如从陆路行军来得方便,四十多里路,也就是一两天的路程。

        他随即带着两千骑兵和三千步卒离开了东山关,赶到这里设伏。孙策的步卒如果从陆路赶往虎跃塞,这里是必经之地。他本来想的是袭营,没想到江东军根本没扎营,连夜赶路,这让他既兴奋又恼怒,有一种被人羞辱的感觉。

        辽西公孙是大族,但他们毕竟只是幽州的大族,不入中原人之眼,更何况公孙度又是辽西公孙的支庶,和辽西公孙已经比较疏远,别说中原人看不上,就连辽东人都看不起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更加在意别人的尊重与否。公孙度追杀李敏,甚至愤百掘其祖坟,这是出于此。

        这些江东南蛮居然如此轻视我等,连夜行军,若不痛击之,岂能气平?

        公孙桓唾了一口唾沫,拔出战刀,猛然向前一指。

        传令兵早有准备,举起号角,鼓足了腮帮子,用力吹响。“呜呜”的号角声响起,步卒弓弩手从藏身之处站了起来,举起手中的弓弩,射出密集的箭雨,骑兵则踢马冲锋,沿着山坡迅速加速,冲向山谷的江东步卒。

        刹那间,漫天的箭雨从天而降,箭上绑着的引火物熊熊燃烧,就是一颗颗流星,照亮了江东军的阵地。

        公孙桓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在火光的照耀下,他看到了江东军行军阵列中的点点寒芒,分布得极有规律。在战马冲出十余步的时候,他才反应过来,那应该是江东军步卒身上的甲胄和手里的战刀。刹那间,他的心头掠过一阵不安。这些南蛮是反应快,还是早有准备,走路还披着甲,提着刀,随时准备战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